- 評估評審
- 節能評估報告
- 項目建議書
- 項目后評價
- 項目申請報告
- 資金申請報告
- 可行性研究報告
-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 占用林地可研報告
- 土地復墾方案
- 表土剝離方案
- 節地評價報告
- 土地整治可研報告
- 土整規劃設計與預算
- 旱改水測量、可研、設計
- 項目規劃選址論證報告
- 國土空間規劃
- 工業園產業規劃
- 建筑工程規劃設計
- 市政工程規劃設計
- 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 發展規劃、專項規劃
- 鄉村規劃、概念性規劃
- 水土保持方案
- 環評報告
- 環評監測驗收
- 水土保持監測驗收
- 生態修復方案
- 用地預審報告
- 安評、職評、綠建
- 工程測量
- 礦山測量
- 地形測量
- 不動產測量
- 紅線圖測量
- 地籍圖測量
- 測繪工程測量
- 市政、水利工程測量
礦山測量

- 簡介
- 內容
- 流程
- 規范
礦山測量,在礦山建設和采礦過程中,為礦山的規劃設計、勘探建設、生產和運營管理以及礦山報廢等進行的測量測繪工作。
1、建立礦區地面控制網
2、礦區地形圖的測繪
3、礦山施工測量
4、地表移動沉降觀測
5、礦體幾何圖繪制
1、礦產勘探階段的地面控制測量、地形圖測繪、勘探點的標定
2、設計階段的地形圖測繪、工業廣場測量、線路測量
3、建設階段的井筒和巷道測量、建(構)筑物施工測量
4、設備安裝與線路測量
5、生產階段的井巷標定、巖層與地表移動監測、土地復墾測量等
礦山工程測量要求
5.1.1 礦山工程測量的空間基準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平面基準應采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當確有必要采用其他獨立基準時,應與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建立聯系;
2 高程基準應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當確有必要采用其他高程基準時,應與1985國家高程基準建立關系;
3 同一礦區的井上、井下控制網,應通過聯系測量保持平面基準和高程基準的統一。
5.1.2 礦山工程測量應采用中誤差作為衡量精度的指標,并應以2倍中誤差作為極限誤差。
5.1.3 礦山工程測量交付成果,應經檢驗合格,成果檢驗應保留記錄。
5.2.1 建立礦區測量控制網應滿足礦山建設和生產的要求,并在技術設計書中明確布設形式及精度和等級要求。
5.2.2 礦山控制測量成果應進行精度評定,并應判定成果精度是否符合項目技術設計要求。
5.2.3 礦山控制測量的起算點應進行可靠性檢驗。
5.2.4 礦區平面控制網中央子午線及投影面的選擇應滿足投影長度變形不大于1/40000的要求。
5.2.5 地面平面控制測量主要技術要求應滿足表5.2.5-1~5.2.5-2的規定。
表5.2.5-1 衛星導航定位控制測量主要技術指標
|
控制網 等級 |
相鄰點平均間距(km) |
固定誤差a(mm) |
比例誤差系數b(mm/km) |
最弱邊相對中誤差 |
|
二等 |
9 |
≤5 |
≤2 |
≤1/150000 |
|
三等 |
4 |
≤5 |
≤5 |
≤1/80000 |
|
四等 |
2 |
≤10 |
≤5 |
≤1/40000 |
|
一級 |
1 |
≤10 |
≤15 |
≤1/20000 |
|
二級 |
0.5 |
≤10 |
≤30 |
≤1/10000 |
注:當間距小于200m時,邊長中誤差絕對值不應大于20mm。
表5.2.5-2 導線控制測量的主要技術指標